微信

微博

学工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工信息 > 正文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关于转发成都大学第十三届“科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2-03-22 21:01:07  浏览:

全院师生: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为做好2023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四川省赛的筹备工作,学校决定开展成都大学第十三届“科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资格

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和研究生(不含在职)均可申报作品参赛。

二、参赛作品分类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版),附于申报书后,论文每篇在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设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五个类别。研究生申报作品范围仅限于科技发明制作类和人文社科类社会调查报告与学术论文两类,不能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参赛。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需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围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侧重并聚焦于解决社会问题,关注社会、民生、热点问题,分为“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战疫行动”“碳达峰碳中和”等组别,形成有深度、有思考的社会调查报告。也可围绕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内形成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3.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三、参赛作品申报要求

申报参赛作品必须是2023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1.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

2.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在校学生。申报集体作品的,原则上要求作者人数为3—5人为宜(均为在校学生),但不超过10人。

3.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研究生进行评审。

4.有至少1名、至多3名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老师作为作品指导老师。

5.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不得申报。

6.学校鼓励以下情况者参赛:

a.鼓励申报跨学科作品和多学科交叉的作品。

b.鼓励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转化为挑战杯项目。

c.鼓励已申请、计划申请专利的学生自主研发项目进行申报。

d.成功立项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作品不再申报“科创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但可以参与评奖。

7.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a.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b.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c.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d.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e.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四、参赛作品选题参考

第十三届“科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南详见附件3;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见附件4;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见附件5;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赛指引详见附件6。

参赛同学可参考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获奖名单和竞赛组织申报工作培训资料(附件1)、在挑战杯官方网站                                               http://www.tiaozhanbei.net/查阅作品库的参考资料,在充分征求指导老师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行选题、组队、调研、研发、撰写等工作。

五、比赛进程

本届大赛分校内竞赛(立项、初赛、决赛),以及参加全省及全国竞赛三个阶段进行。

(一)校内竞赛(2022年3月至2022年4月

1.立项阶段

2022年3月通过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活动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引导大学生了解“挑战杯”赛事,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并进行充分的项目准备。

2022年4月17日前请各项目负责人将《成都大学第十三届“科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附件2)和竞赛作品信息表(附件8),命名为(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名字20造价1班xxx),发送至科创部邮箱461303139@qq.com,并将申报书及附件支撑材料等在参赛系统内提交,最后由学院审核完毕统一上报学校。

2022年4月30日前学校对申报作品及作者进行资格审查,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立项,并确定项目资助金额,支持相关项目进行后期提升,备赛相关高水平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竞赛。

2.初赛阶段

2022年10月前,本阶段主要进行大赛的策划、准备和宣传、项目申报、系列培训和立项项目进行中期结题。各参赛团队负责人根据参赛作品类别将填写好的《申报书》(附件2)和《成都大学第十三届“科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正文及附件材料》(以下简称“作品集”)电子版在大赛系统内提交,由学院团委统一整理并以院系为单位进行提交。

作品提交结束后,学校将组织各相关领域专家对初赛项目进行预审,确定参加决赛展示和答辩的项目名单。

3.决赛阶段

2023年1月,本阶段主要进行大赛后期培训和成果验收,学校将对各参赛团队进行深入培训,举办作品集中展示和决赛答辩,由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对获奖作品予以表彰。

(二)全省竞赛(2023年4月至6月

各团队深化项目调研和试验,完善作品内容、项目论证、专利申请及论文发表等相关工作,进行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前集训,组队参加全省决赛。未在前期立项名单的也可参与省赛项目遴选。

(三)全国竞赛(2023年7月至11月

根据参赛团队省赛成绩,确定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团队,并进行赛前集训,组队参加全国决赛。

六、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一)评审工作基本原则: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二)作品奖:参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项比例按照进入决赛作品总数的8%、12%和20%。

(三)组织奖:竞赛以学院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一至第三名的学院。各等次奖计分方法如下:一等奖作品每件计100分,二等奖作品每件计70分,三等奖作品每件计40分。如遇总积分相等,则以获一等奖的个数决定同一名次内的排序,以此类推至三等奖。学校将参加省级竞赛、全国竞赛团队获奖情况作为评选年度“挑战杯”系列赛事优秀组织奖的重要依据。

(四)科创之星:竞赛设立“科创之星”,授予在大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五)优秀指导教师奖:竞赛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表彰长期支持、指导学生参与“科创杯”竞赛的专业教师。

七、咨询方式:

大赛交流QQ群:建工科创杯交流群684892625

成大科创杯交流群953523246
科创部负责联系人QQ:

高老师:279872362

李同学:2107394453

郑同学:2539305890

希望各位同学积极参与并持续关注后期消息。




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2022年3月22日

附件1:参考资料近两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名单及组织申报工作培训材料.

附件2:成都大学第十三届“科创杯”(大挑)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书(不含结题材料).

附件3:成都大学第十三届“科创杯”(大挑)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南.

附件4:“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2021.

附件5:“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2021.

附件6: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2021.

附件8:成都大学第十三届“科创杯”(大挑)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院作品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