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好政策帮找好工作 大学生就业压力这样化解

作者:  时间:2018-12-07 12:44:00  浏览:

为了解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方向,人民日报社会版联合人民日报微博,推出在线调查。


截至调查结束时,共有5128人参与投票。选择“创业”的人最多,共1476票,占28.8%。其后依次为:“到国际组织中,尝试参与发出中国声音”1314票,占25.6%;“脱贫攻坚的一线”1084票,占21.1%;“穿上国防绿,走进军营”864票,占16.9%;“到比较艰苦的地方搞科研”390票,占7.6%。


据教育部消息,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20万人。毕业人数达到历史新高,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各级人社部门有哪些促就业政策?各地如何吸引人才?目前就业市场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破解?本报记者采访相关负责人,梳理促就业相关政策。


如何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平稳


记者:人社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青年就业处处长丛向群:2018届高校毕业生达到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部分毕业生专业、意愿、能力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人社部将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以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为抓手,突出创业引领、基层成长两大方向,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平稳。


一是落实完善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和自主创业:对到基层就业的,有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政策;对自主创业的,有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对需要提升就业能力的,提供职业培训补贴、技能鉴定补贴和就业见习补贴;对家庭贫困、残疾等困难毕业生,有求职创业补贴;对灵活就业的,有社保补贴等。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推进“三支一扶”计划等服务项目,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创业。同时开展“筑梦未来 与你同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推介活动,帮助更多毕业生熟悉政策、运用政策。


二是强化就业服务保障。进一步适应高校毕业生多元化、个性化就业需求,加强就业市场供需衔接和精准帮扶。针对毕业生不同阶段就业创业需求,集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活动,密集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服务活动。


三是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抓住有利契机,集中优质资源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将创业培训向校园延伸,创新开发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培训实训课程。推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创业孵化基地向毕业生开放,充实完善专家指导团队,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全要素服务,帮助解决工商税务登记、知识产权、财务管理等实际问题。


四是加大就业权益保障。把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摆在突出位置,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健全招聘信息管理制度,加大就业权益保护宣传,营造有利于就业公平和人才合理流动的良好环境。


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刘鹏程:2018年一季度,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大力振兴实体经济优惠政策初见成效,制造业生产活动趋于活跃,内需不断增强。同时,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积极组织一系列促进就业的专项活动,吸引省外用人单位来陕开展现场招聘。从全省主要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看,今年一季度陕西省人力资源市场用人需求增幅较大,用人单位提供的平均薪酬同比有所增长。


数据显示,陕西省民营企业用人需求量占市场需求总量的75.37%,同比增长27.61%。全省传统行业用人需求回升,带动整个市场用人需求较快增长。


地方引才“大礼包”力度有多大?


记者:地方在吸引高校毕业生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丛向群:近年来,不少地方面向高校毕业生密集抛出引才政策大礼包。个别省份还从省级层面出台了专项举措,如湖北的“我选湖北”计划。其他多数省份政策主要集中在城市尤其是二线城市层面,如成都的“蓉漂计划”、郑州的“智汇郑州”、南京的“宁聚计划”、西安的“5531计划”等。一些三四线城市也有相应政策支持。


这些政策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放开落户。各地普遍放宽了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落户条件,武汉、西安等城市还提出落户“零门槛”,毕业生凭毕业证“先落户后就业”。二是住房保障。南京、成都、长沙等多地通过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给予购房租房补贴资金支持、购房放开限制条件等措施,加大对毕业生租房和购房的政策支持。三是生活补贴。郑州、杭州、东莞等城市对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定期限金额不等的生活补贴,帮助他们减轻生活压力。


从政策可以看出,东中西部的城市都有大力度的政策举措。这些政策普遍聚焦户籍、住房等毕业生就业创业中需要解决的流动性障碍和现实困难,既为毕业生稳定就业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这轮政策也是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与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一脉相承,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新契机。与此同时,各地还应健全引才育才用才体制机制,推进人力资源与产业协同发展,让毕业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记者 白天亮 张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