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  时间:2018-11-10 09:06:00  浏览:

现如今,大学生找工作已经成为社会上的巨大难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无法就业,无法找到理想的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每年都有大量的本科生由高校输往社会,那么,这么多本科生能否顺利就业,这成为我国现在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高知识型人才与高技能型人才的不对等,数量差距,与其需求量之间的问题,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



2017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7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2016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7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2016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7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通过查阅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数据,我国大学生就业率通过数据显示出一些问题,该数据显示:2001年有50%的专科生没有找到婆家;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未就业的专科生未就业的共有34.8万人,2003年,全国高校的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跌破最低点,仅有30%暂时成功就业。 可见,在如此惨烈的战役中,能侥幸存活的大专生还真的不多,有的甚至一两年后还没就业。远的不说,以我所毕业的那个专科班为例,三十多个专科生,他(她)们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到现在只有三四个人的就业情况比较好,其他人多半暂时就业且不断地换工作,生活也基本都处于糊口阶段,挣的钱只够自己日常开销和租房费用,存的钱只够再找份工作。在求职市场饱受令人寒心的冷遇,专科生毕业找工作的起点已经是相当的低,个人将来的发展自然很成问题。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为自己职业发展着想,应届毕业生有必要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自己能干的工作也即优势所在,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即给自我定位。自我定位,社会提供明确方向。




第一,自我认知不清,定位不准。

很多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常常缺乏定位,见到只要有公司招聘,不管自己适合不适合,都往里投简历,事实上,很多简历根本就是浪费,那些公司可能从来不看这些简历,原因在于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和职业意向与用人单位并不一定吻合。大学生一定要有对自己的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很多大学生并没有自己的定位,这就好像一个产品一样,你认为你可以卖给所有的企业,最后你可能很难卖出去。




第二,很多大学生不重视第一份工作,初期选择处于混沌状态。

第一份工作对于一个人的职业来说非常重要,一个人一旦工作之后,未来将在多大的圈子里面流动,基本上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划圈。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第一份工作为你带来的是一种职业习惯的养成。因此,大学生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能抱着暂时养活自己的心态,也不能说今天干的不是自己的事业,也不是职业,所以先就业才是根本,冷静,谨慎认真的选择才是根本。




第三,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工作机会是不是好。

很多大学生心中都会有一些自己的认识,比如外企好,国企好等等,但是一旦找到一些合适的机会的时候,大学生又开始犯嘀咕,特别是多个机会可以选择的时候,常常这山看着那山高,最后导致好机会溜走才后悔莫及。这说明,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职业发展的成功因素,一个人的成功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知识结构、技能、思维和社会资本。从四个因素来看,一个好的单位先不管背景,但是必须让一个人在四个方面中的某一方面或者某几个方面受益才是一个好单位。




第四,大学生的职业心态欠佳。

由于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在踏上找工作之途后,很容易陷入迷茫、焦灼的状态,特别是当四处碰壁的时候。在接连碰壁之后,大学生就乱了阵脚,于是就失去了方向。我们不能去阻止每个人都当领袖的欲望,但是大学生还是要清醒的认识一点,职业是不分贵贱的,既不要对自己期望过高,也不要就碰几次壁就失去自我了。心态决定一切,这是职业人生存的关键法则。




      大学生若想找到工作,首先,应该在学校学到相应的技能,踏踏实实努力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其次,应该把握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做出合适的选择,把握机会;最后,不要眼高手低,踏踏实实做好工作,一步步前进。

现如今,大学生找工作已经成为社会上的巨大难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无法就业,无法找到理想的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每年都有大量的本科生由高校输往社会,那么,这么多本科生能否顺利就业,这成为我国现在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高知识型人才与高技能型人才的不对等,数量差距,与其需求量之间的问题,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




2017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7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2016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7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2016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7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通过查阅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数据,我国大学生就业率通过数据显示出一些问题,该数据显示:2001年有50%的专科生没有找到婆家;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未就业的专科生未就业的共有34.8万人,2003年,全国高校的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跌破最低点,仅有30%暂时成功就业。 可见,在如此惨烈的战役中,能侥幸存活的大专生还真的不多,有的甚至一两年后还没就业。远的不说,以我所毕业的那个专科班为例,三十多个专科生,他(她)们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到现在只有三四个人的就业情况比较好,其他人多半暂时就业且不断地换工作,生活也基本都处于糊口阶段,挣的钱只够自己日常开销和租房费用,存的钱只够再找份工作。在求职市场饱受令人寒心的冷遇,专科生毕业找工作的起点已经是相当的低,个人将来的发展自然很成问题。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为自己职业发展着想,应届毕业生有必要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自己能干的工作也即优势所在,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即给自我定位。自我定位,社会提供明确方向。





第一,自我认知不清,定位不准。

很多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常常缺乏定位,见到只要有公司招聘,不管自己适合不适合,都往里投简历,事实上,很多简历根本就是浪费,那些公司可能从来不看这些简历,原因在于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和职业意向与用人单位并不一定吻合。大学生一定要有对自己的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很多大学生并没有自己的定位,这就好像一个产品一样,你认为你可以卖给所有的企业,最后你可能很难卖出去。





第二,很多大学生不重视第一份工作,初期选择处于混沌状态。

第一份工作对于一个人的职业来说非常重要,一个人一旦工作之后,未来将在多大的圈子里面流动,基本上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划圈。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第一份工作为你带来的是一种职业习惯的养成。因此,大学生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能抱着暂时养活自己的心态,也不能说今天干的不是自己的事业,也不是职业,所以先就业才是根本,冷静,谨慎认真的选择才是根本。





第三,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工作机会是不是好。

很多大学生心中都会有一些自己的认识,比如外企好,国企好等等,但是一旦找到一些合适的机会的时候,大学生又开始犯嘀咕,特别是多个机会可以选择的时候,常常这山看着那山高,最后导致好机会溜走才后悔莫及。这说明,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职业发展的成功因素,一个人的成功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知识结构、技能、思维和社会资本。从四个因素来看,一个好的单位先不管背景,但是必须让一个人在四个方面中的某一方面或者某几个方面受益才是一个好单位。






第四,大学生的职业心态欠佳。

由于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在踏上找工作之途后,很容易陷入迷茫、焦灼的状态,特别是当四处碰壁的时候。在接连碰壁之后,大学生就乱了阵脚,于是就失去了方向。我们不能去阻止每个人都当领袖的欲望,但是大学生还是要清醒的认识一点,职业是不分贵贱的,既不要对自己期望过高,也不要就碰几次壁就失去自我了。心态决定一切,这是职业人生存的关键法则。






      大学生若想找到工作,首先,应该在学校学到相应的技能,踏踏实实努力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其次,应该把握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做出合适的选择,把握机会;最后,不要眼高手低,踏踏实实做好工作,一步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