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成都7月20日电(通讯员 张凯恒 徐国意)7月18日,实践小组再次来到当地。经过之前的调查环节,实践小组的同学们也更加明白后续工作开展的方向以及方法。在后续几天里,实践小组多次来到宝胜村开展活动,包括了通过利用专业仪器寻找地理数据,利用专业软件绘制三维模型,并结合当地地况向村民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等。同时,实践小组还为当地传统文化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努力。通过实地考察,最后选择了村里特色建筑瓦罐,并对外墙面进行了补画以及再创作,使得村里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测量当地地理数据,绘制3D 模型。
为了更好地设计三维模型,测量小组的同学带上专业的仪器,很早就来到了村里,开始了实地测量。首先,测绘小组成员根据村委会提供的卫星地图,选择了合适的地理位置。测量小组的同学运用了专业的仪器,使用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对于两栋房子的坐标进行了确定。在获得了精确的地理数据之后,小组成员立刻将数据远程发送给建模小组,建模小组就以获得的数据开始分析,进一步进行模型的构建。
测量小组利用专业仪器进行实地测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凯恒 摄
应村委会的要求,实践小组在专业的老师带领之下,对村里的一间民宿的外部结构进行了设计。实践小组的成员们首先对民宿的建筑层高,窗户面积等位置进行了测量,并将测量的结果进行了汇总。也交给了建模小组。建模小组在收到数据后,就立刻开始了模型的建造。他们通过ps 方正,lumion等多个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同时,结合了之前与村民的交流结果,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之下,进行模型的构建。建模小组与老师从下午两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八点,为了更好地达到户主的期望效果,每一位队员都在尽力而为,争取将模型做到最好。
经过建模小组的努力后,模型成功设计出来。第三天清晨,实践小组就带着做好的模型,早早的来到了民宿里面。每一位建模队员都将模型展示给户主看,模型丰富多样,每一个模型都是代表着队员对于民宿的设计理念。队员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模型,风格独特不一。有结合古代建筑特色与当地文化而设计的模型;有利用民宿地理位置,提高视野范围的设计;也有利用当代社会特点,结合都市文化作出的模型。在进行沟通时,每一位队员都给户主介绍了自己的设计理念,给他们阐述自己模型的出彩之处,并记录户主的意见,方便下一次的修改。对于队员们的热情帮助,户主表示了十分感谢,老师说到:“这都是我们的分内之事,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帮助到大家,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同时,对于户主的意见,我们也进行了认真的记录,在第二次设计中能够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修正,使得模型更加符合户主的期望。
模型小组向村民讲述自己的模型设计理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凯恒 摄
走访调查文化,创作手绘墙艺。
为了传承当地的土地文化,经过与当地村委会共同商量,实践小组决定以村内特色建筑瓦罐为基础,进行在设计。面对饱经风霜的瓦罐,实践小组的同学们也是在纸上不断的进行勾画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之下,成功地完成了设计。设计完成之后,在队长的安排下,每位同学都开始进行工作,将瓦罐表面旧的图层刮去,再利用白色砂浆涂在瓦罐表面,方便后续的上色工作。建筑学的同学利用颜料,画笔等工具,进行了手绘。经过一下午的辛苦努力,最后也是完成了此次的目标。文化广场的两个瓦罐建筑也因为实践小组的努力而更加具有文化气息,整也变得更加浓厚。
实践小组对文化广场的瓦罐建筑表面进行创造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凯恒 摄
展现青春活力,传递真诚祝福。
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特色,传承当地建筑文化,村委会邀请实践小组参加了村举办的每月的生日活动。针对这次生日活动,实践小组的成员们决定以专业特色给过生日的村民们送上自己的祝福。在村队长的带领之下,实践小组来到了村民的家中,对于村民所居住的房子进行了拍摄,测量等,并根据实际建筑,手绘了不同的图片,给过生日的村民一份特殊的礼物。同时,实践小组还准备了几个节目,将他们的青春活力带给了当地的村民,让他们感受到实践小组的真诚的祝贺。
实践小组与过生老人的合影,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凯恒 摄
“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发挥各专业同学的专业能力,切实去帮助当地提高文化,发展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值得大家一生铭记。”老师徐老师如是说。截止当日,为期四天的社会暑期实践活动中的实践调查部分已经结束。实践小组前期的数据调查都会在后期以专业的软件进行分类整理,同时,根据既定目标完成相关三维模型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