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作者:  时间:2017-02-20 11:14:00  浏览:

王清远,男,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大学校长。

现任破坏力学与防灾减灾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建筑业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工程力学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主要从事新型材料与结构力学问题、超长寿命疲劳、结构抗震复合材料加固与耐久性、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和完成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创新团队及国际合作项目等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被他人引用1500 余篇次。指导土木工程博士毕业生9名,在读博士研究生9名,土木工程博士后6名(外国人2名)。担任《FFEMS》等七个刊物编委。国际第六届超高周疲劳大会VHCF6(2014-Chengdu)主席。2006 年超长寿命疲劳问题研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4~2016年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

 

吴启红,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工程师,教授,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成都市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第二期成员,校聘四级教授,校“1315”人才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共22篇),其中EI检索21篇、中文核心论文10篇。取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主持和主研国家及省部级课题8项,主持2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完成成果鉴定2项。尤其在广安市前锋区挂职副区长分管城市建设、农业、扶贫工作期间,创造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实奉献的精神,同时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跟踪岩土工程的前沿技术,特别在基坑、边坡、地基处理、地质灾害治理等方面有一定的独特见解。

 

王锡琴,女,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四川省评标专家,成都大学“1315”人才工程第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校级《工程管理专业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负责人。教学、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主要从事技术经济与管理、建筑节能与环境设备方面的教学及科学研究。近年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SCI、EI、CSCI、中文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编和参编国家规划教材3部;主持或主研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十几项。

李文渊,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

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技术委员会委员,成都大学BIM研究与应用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结构检测鉴定加固、施工技术与管理、BIM技术等方面研究,指导硕士研究生3人,主持生产、科研项目数十项,经费300余万,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1作者12篇, EI收录、北大中文核心6篇;专利授权3项。主持部省市级教学建设工程8项,主编教材3部。

陈小平,男,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

川渝省振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公路路基路面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主研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企业横向科研项目5项,主研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排名第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排名第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排名第3)、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排名第2)、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5项(排名均前3)、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EI收录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参编高等学校教材2部。获得专利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在西南交通大学协助指导土木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8人。入选校“1315”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

蔡萌琦,女,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副研究员。

中国力学学会会员,教育部“海外杰青汇中华”成员,主要从事结构动力学、流体力学和计算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篇,获得四川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1项。